第三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主賓國之一的英國展區。新華社記者 邵瑞 攝
正在西安舉行的第三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上,一些與會者慕名來到西安西郊的絲綢之路群雕參觀,追憶2000多年前張騫開啟的“鑿空之旅”。
5月11日,觀眾參觀絲博會馬來西亞展區。新華社記者 邵瑞 攝
透過絲博會這個窗口,記者發現,借助“一帶一路”倡議,陜西正加快與世界共享開放創新成果,新時代的“鑿空之旅”正徐徐展開。【詳情】
裝載著2000噸哈薩克斯坦油脂的中亞班列“長安號”首趟回程班列,緩緩駛入西安鐵路局新筑車站貨場(2016年3月26日攝)。新華社發
2013年11月28日,“長安號”國際貨運班列發車,從古絲綢之路起點西安向西疾馳,經過6天時間,班列到達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2016年8月18日,從西安出發,經由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目的地波蘭華沙的首列“長安號”中歐班列開行。
“長安號”載貨清單上的目的地不僅限于中亞地區,還增加了歐洲腹地的多個城市?!伴L安號”的身影開始出現在德國漢堡、匈牙利布達佩斯、芬蘭科沃拉等歐洲鐵路樞紐城市。【詳情】
5月10日,“一帶一路”建設與貿易便利化國際研討會暨中國實施ATA單證冊制度二十周年紀念活動在西安舉辦。這是絲綢之路國際總商會主席呂建中在講話。(照片由活動主辦方提供)
在正在西安舉辦的第三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上,來自國際商會、中國國內簽證機構、國際物流企業等機構的專業人士表示,“一帶一路”倡議發布5年來,各國攜手合作,持續推進通關便利化的工作已取得成效,絲路沿線貿易更趨活躍。
5月11日,在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合作交流館內,馬來西亞展區的一名工作人員向觀眾問候致意。新華社記者 邵瑞 攝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成果豐碩,目前已有全球140多個國家和80多個國際組織積極參與和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眹H商會中國國家委員會海關與貿易便利化委員會副主席敦憶嵐說,“實踐證明,‘一帶一路’倡議正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愿景轉變為現實?!?a href="http://www.the-infinite.com/2018-05/18/c_1122852797.htm" target="_blank">【詳情】
從西安新筑車站開往德國漢堡的X8001次中歐班列發車。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記者日前從西安海關獲悉,一季度“長安號”國際貨運班列貨運量共計7.9萬噸,同比增長5.6倍,超過2017年全年總量,發展迅猛。
原陜西省檢驗檢疫局局長徐華良介紹,從“長安號”運行情況觀察,中歐班列今年以來呈現三個顯著變化,一是開行數量和貨物運量增長較快;二是回程班列貨運量增長明顯,雙向均衡運輸逐步成為常態;三是信息化和保障配套進一步完善,運行時效提高。
據中國鐵路總公司網站公布的數據,截至4月15日,中歐班列累計開行7891列,運行時效明顯提升,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有力促進了中國對外開放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往來。【詳情】
從塔什干出發、載有烏茲別克斯坦綠豆的中亞班列駛抵西安新筑車站。新華社發(莊敬平 攝)
古絲綢之路駝鈴聲聲,今“一帶一路”列車飛馳。隨著“一帶一路”倡議深入人心,開行5年的中歐班列“長安號”發生了不少變化,折射出中國與沿線國家的商貿交往漸入佳境。
2013年11月28日,“長安號”國際貨運班列發車,伴隨汽笛長鳴和車輪駛過鐵軌的鏗鏘聲,滿載貨物的國際貨運班列“長安號”從古絲綢之路起點西安向西疾馳,經過6天時間,班列到達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
3月30日,延安市壺口瀑布景區的推介人員(右一)在向外國游客介紹安塞腰鼓的表演技巧。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如今,“長安號”載貨清單上的目的地不再只是中亞地區,“長安號”的身影開始出現在德國漢堡、匈牙利布達佩斯、芬蘭科沃拉等歐洲鐵路樞紐城市。目前,“長安號”中亞、中歐班列運營線路已達到8條。【詳情】
在第三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上展出的新舟700客機模型。新華社記者 邵瑞 攝
作為中國相對欠發達的地區,向東部沿海地區“取經”,承接產業轉移,曾是廣袤的中國西部長期謀求的發展路徑之一。上世紀90年代,為適應東西部之間經濟優勢互補的需求,西洽會應運而生。隨著“一帶一路”倡議深入推進,在繼續深化同東部省份合作交流的基礎上,越來越多的西部省份開始放眼全球。
第三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陜西省延安市展區。新華社記者 邵瑞 攝
“2016年,西洽會更名為絲博會。這不只是簡單的名稱之變,更顯示出整個內陸地區發展思路的升級?!标兾魇〕鞘薪洕幕芯繒L張寶通說,西部內陸要成為改革開放新高地、實現經濟轉型,“既要向東、也要向西”。【詳情】
3月30日,參加2018西安絲綢之路國際旅游博覽會的丹麥客人對陜西漢中特產羌繡愛不釋手。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唐六典》記載,唐王朝曾與300多個國家和地區交往,每年都有大批外國客商通過陸路或海路交通來到長安(今西安)。如今正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瑪拉提說,他選擇在陜西留學,正是被古絲綢之路起源地的歷史文化吸引。
“不論是古代絲綢之路還是現在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都能通過不同文明間的交流,增進沿線國家的全民福祉?!爆斃嵴f,“相信在‘一帶一路’倡議帶動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構想一定能夠實現?!?a href="http://www.the-infinite.com/2018-05/18/c_1122852930.htm" target="_blank">【詳情】
5月7日,乘坐西安至倫敦直飛航班的乘客在登機前留影。新華社記者 邵瑞 攝
15個小時以上,至少轉機一次,這是英國倫敦到中國西安的飛行時間。近日,兩地之間的直飛航班開通,航程縮短至11小時,這讓在倫敦工作的西安女孩楊悅十分欣喜。
5月7日,一支樂隊在位于西安至倫敦首航啟動儀式上進行表演。這條航線是西安咸陽國際機場2018年開通的又一條國際航線,也是西安直達歐洲的第七條航線。新華社記者 邵瑞 攝
“我的英國同事們早就喊著要去西安旅游了!”楊悅說,有了直飛航線,往來將更加便捷?!拔視е麄兊轿业募亦l,進行一場大本鐘與大雁塔的邂逅之旅?!?a href="http://www.the-infinite.com/2018-05/14/c_1122828149.htm" target="_blank">【詳情】
“絲連東西,博覽中西”——絲博會激活東西互濟、陸海聯動發展樞紐
陜西正不斷構建立體絲路大通道并培育孵化合作平臺,一個促進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高地,正在西北地區迅速隆起。
5月7日,乘客登上西安至倫敦直飛航班客機。新華社記者 邵瑞 攝
“如果沒有‘一帶一路’倡議,就不會有我們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創新交流、共同發展的生動局面?!痹诠_克斯坦北哈州立大學農學院院長莎亞克麥托娃看來,隨著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中哈科學家正緊密合作,共同攻堅農學科研壁壘,攜手增進兩國人民福祉。【詳情】